37歲的陳先生體檢時
被查出結腸長了200多個大大小小的息肉
密密麻麻的像極了“溶洞”

為什么會長這么多的息肉?
息肉有癌變風險!
腸息肉不及時治療可能誘發腸癌?
什么是腸息肉?
腸道息肉,一般泛指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直腸部位的息肉,是腸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通俗地說,就是腸道上長了一些肉疙瘩。

其中以結腸,也可以稱為大腸息肉較為常見。
大腸息肉是指所有生長在結腸和直腸黏膜表面,并且向腸腔內突出的贅生物的總稱。
腸息肉治療不及時可能會誘發腸癌?
醫生提醒:據相關研究,超過90%的腸癌是由腸道息肉惡變而來,其進展過程多為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惡變過程至少需要5-10年的時間。

所以在這期間,如果能及時地發現身體不適,或及早地進行腸鏡檢查,都可以及早發現腸息肉,并進行相應處理,防止癌癥的發生。

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腸息肉?什么情況下的腸息肉會癌變?
一、腸道息肉有哪些癥狀?
腸道息肉一般情況下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如若不主動檢查,早期較難以發現“定時炸彈”。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腹痛、腹瀉、血便、黏液便等不適癥狀。

尤其是腸道息肉比較大,如果患者合并有大便干燥時,其腸道息肉黏膜比較脆弱,大便通過時就會導致息肉有少量的出血,在大便上就會發現有少量的可疑血跡。
另外,如果直腸附近出現巨大息肉,還可能會脫出肛門,于體表可觸及到。
二、大腸息肉癌變時會有哪些信號?
1.便血
便血是腸癌早期典型癥狀之一。

當息肉與癌癥攀上了“親戚”時,患者會出現便血、血液呈鮮紅或暗紅色,血量可多可少,剛開始容易和痔瘡相混淆。
2.大便帶粘液

雖然腸息肉也會出現血便,但是可能會表現為大便帶血或黑便,卻很少會出現粘液膿血便。
3.大便變細

排便時出現大便變細的情況,像擠出的牙膏一樣,這個時候,要警惕大腸息肉可能發生了癌變。
4.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平時排便習慣很規律,但最近排便習慣發生很大變化,如排便次數增多或減少,存在排便不盡感,便秘腹瀉交替進行,則需警惕大腸癌。
5.腹痛

腹痛是早期腸癌的癥狀之一,由于病情初期腫瘤較小,而疼痛位置不確定,僅表現為腹部隱痛或脹痛。
6.體重驟降

當息肉演變為癌細胞時,會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來成長,并與體內正常細胞爭奪養分,因此會導致患者體重在意料之外快速減輕,出現體重驟降的現象。
貴陽微創胃腸專科醫院是一家專業治療胃腸方面的專科醫院,如您還有其他問題,可關注我院官方公眾號預約咨詢,屆時會有專業的人員為您答疑解惑!
咨詢電話:0851-85508000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參考,不做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及建議,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版權聲明: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病例來源于:江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