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可能大家第一反應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稱契文,或者甲骨卜辭,以及龜甲獸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的文化產物,距今大約有36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考證的中國最早的漢字。雖然漢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但漢字并非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而是楔形文字。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等相關內容。

楔形文字,誕生于約公元前3200年(距今約6000年)
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后期約400個。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于泥板上,少數寫于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桿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后變得堅硬,不易變形。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并不一定屬于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國同樣采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爾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爾語差異相當多。

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英語的cuneiform源于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 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而阿拉伯人則稱之為“كتابة مسمارية”(haṭṭ mismari,意思是“釘頭文字”)
在兩千年間,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達米亞唯一的文字體系。到公元前 500 年左右, 這種文字甚至成了西亞大部分地區通用的商業交往媒介。考古學家發現大批各種楔形文字泥版或銘刻,19 世紀以來被陸續譯解,從而形成一門研究古史的學科—亞述學。
大多數的西方學者認為,楔形文字誕生于西元前三十一世紀左右,由蘇美爾人所創,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這種文字的特點是筆劃像楔子,因此而得名楔形文字。
由于看上去像楔子,所以楔形文字又稱為“釘頭文字”或“箭頭字”,這種文字大多刻寫在石頭和泥磚上,曾經古巴比倫人、亞述人、波斯人都使用過這種文字。
楔形文字發源于古代中東地區的,距今5000~6000年,而成熟于商代中晚期的殷墟甲骨文,距今不過3300年左右,不過楔形文字已經隨著古波斯文明的失落,至今已經不再使用,而漢字則一直在延續,并且延續至今已有好幾千年。

1、楔形文字:蘇美爾人所創造,距今有5000~6000年。
2、甲骨文:中國古人創造,距今有3300年。
3、圣書字:古埃及人創造,又稱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500年前。
4、瑪雅文字:美洲瑪雅人創造,距今1800年前。
其中,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了。古埃及的圣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美洲瑪雅人的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中國人用數千年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
有記錄的最早的語言是古埃及語,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2世紀。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即埃及文字,埃及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由法老王那默爾的鎧甲關節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記起(公元前3,100年),到現在用在教堂內的古埃及文字,古埃及語也是由此進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