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有好壞之分,沒有對錯之別。首先要正視這些情緒。當孩子讓你生氣、失望的時候,首先要明白這些情緒的存在非常合理,接著告訴自己不要讓這些情緒占據了理智,深呼吸,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父母如何管理孩子的情緒?
1、教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
家長要教孩子認識自己不同情緒的存在,比如當人們高興、生氣、憤怒、沮喪時會怎么表達情緒。因為只有孩子認識了這些情緒,孩子才可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并且學會使用正確的方式來應對。
2、教孩子適當發泄不良情緒
當人的精神壓抑的時候,如果不尋找機會去發泄情緒,會導致身心受到傷害。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不良情緒,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跑步、爬山,多做些放松身心,減輕壓力的運動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發泄了情緒。
3、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有一日孩子都會原封不動的反射給你。要盡量把自己的情緒和孩子分開,自己的勞累、抱怨、委屈、負面情緒,自己去解決。如果覺得很難做到,可以花點時間看一些這方面的書,通過書本,你可以發現自身的問題并去改善。
4、教會孩子樂觀地面對生活
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夠激發人體的潛能,維護心理健康;消極的情緒體驗會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為此,教會孩子樂觀地面對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樂觀地面對人生,自己首先對生活要有一種樂觀的態度。孩子的情緒受家長行為的直接影響,與孩子相處時,家長必須樂觀一點,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予鼓勵和支持。

2
孩子悲觀情緒的來源
1、沒有及時得到合理的情緒宣泄
許多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或者是某些原因受委屈了,沒有及時得到關愛,進行合理的心里疏導,久而久之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比如因為某些原因孩子被家長誤解了,而家長則是以強硬的態度批評孩子,并且不許孩子哭,不許孩子有怨言,長久積累下去,終有爆發負面情緒的一天。
2、消極經歷過多
比如經常遭受家長的誤解和過度批評,自己心愛的寵物走失,家長答應帶孩子去哪里玩,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家長不能實現孩子這個心愿等等,消極的經歷太多也會使孩子變得悲觀。

3
焦慮情緒怎么進行自我調節
第一、良好的心態
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出現焦慮情況時,可以給自己一些正面良好的積極暗示,從而緩解焦慮情緒。
第二、保證睡眠
保證充分的睡眠在睡前適當的喝一些有助于睡眠的如牛奶,都可以起到舒緩焦慮情緒的作用,消除疲勞還緩解壓力。
第三、自我疏導
舒緩自身的焦慮情緒,學會自我開導、自我疏解還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維護好心理健康,減低不良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第四、自我放松
在忙綠一段時間后,要挑個時間放松一下我們的身心,早晨去跑步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早晨的氣息放松自我,達到消除疲勞、減輕壓力的效果。
第五、飲食調理
注意營養搭配,保證食物的多樣性,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應多吃含維生素C、鈣、鐵的食物,如青菜、牛奶等,不可過食辛辣刺激食物。
第六、適當運動
適度合理的運動可以使焦慮癥得到有效的緩解,進而達到分散注意力、轉移焦慮情緒的目的,運動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運動的方式很多,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七、參加感興趣的活動
人在做感興趣的事情時,容易放松自我,自然而然的轉移注意力,這就分解了焦慮這種癥狀從而達到自我調節的目的。
第八、正當發泄
在焦慮時,有時發泄也是一種最佳的方法,發泄要找正確的途徑,避免傷感情,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如,在不干擾別人的情況下可以大喊大叫,這也是最好的發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