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種拳術運動,符合拳理,具有技擊性。這里的拳理是指太極拳動作本身符合攻防規律,具有攻防含義,能夠產生一定的攻防實效,這既是太極拳動作與體操、舞蹈、導引等其它運動的基本區別也是本質區別之一。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在練習太極拳時有哪些講究呢?
許多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時間大都在40—60分鐘之間,還有一部分老年人打拳時間超過60分鐘,其間的休息時間過少。這樣的運動量對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是不合適的,老年人在練習打太極拳時一定注意打拳時間或延長間隔時間。運動學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練習打太極拳時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腿部肌肉和膝關節、腳關節損傷,這大都與老年人打拳時間過長有關。因此,老年人練習打太極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打拳時間不超過30分鐘為宜。

2
打太極拳膝蓋疼怎么辦需要護膝嗎
打太極拳出現膝蓋疼主要是由于頻繁的活動膝關節,并且打太極拳的時候,由于周圍環境比較涼導致膝關節處于受涼狀態。如果膝關節有關節退變以及相關部位的損傷,比如半月板交叉韌帶、側副韌帶滑囊或者骨性關節炎的形成,都會形成無菌性的炎癥病灶,在頻繁的進行膝關節屈伸會導致出現損傷進一步加重或者炎性代謝產物逐漸增多。由于受涼之后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炎性代謝產物堆積,產生進一步的疼痛感。要避免在進行膝關節的頻繁屈伸活動,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爬山、爬樓梯都不可以,要讓膝關節充分的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并且一定要不能受涼,因為受涼之后就會導致疾病的進一步出現。除此之外,應當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比如洛索洛芬鈉、雙氯芬酸鈉緩解膝關節的炎癥情況。

3
練太極拳腰疼的原因
太極拳以腰為中樞,是全身的主宰,要求松腰松胯,方可下盤穩固,動作靈活。如果練太極拳的時候動作不正確,胯松不了,而腰始終都是緊的,那么長時間腰背肌肉用力,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從而導致了練習后腰疼。一部分初學者感覺到練太極拳后腰疼,其實是因為運動后的乳酸堆積造成的。雖然太極拳強度較小,但如果很久沒有都沒有運動,突然進行長時間的太極拳練習,肌肉沒有適應運動的情況,有氧代謝不能提供足夠能量,無氧代謝參與的比例就會增大,產生的乳酸堆積在肌肉處,造成酸痛。練太極拳腰疼,也可能是因為本身患有腰椎疾病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扭傷等,都會導致腰疼。而太極拳對腰部動作要求較高,一切動作都是以腰為樞紐,可能在鍛煉時會引發腰疼狀況。練習太極拳腰疼的原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運動一段時間的人,在練習太極拳時仍感到腰疼,此時應該請教太極師傅或者其他專業人士看是否有動作不正確的情況。如果在擺正動作以后仍有腰疼癥狀或者在生活中腰疼癥狀明顯,則應當考慮腰椎疾病的問題,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